西楚霸王项羽临死前叹道:“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固然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从现代企业管理角度看,项羽是在市值管理上输给了刘邦。
一、股东结构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是楚国名将之后,典型的官二代。项氏集团股东构成以机构投资者居多,主要由国资委(项氏家族)控股,其他国家队(各路诸侯)作为中小股东,比较排斥民间资本(不重用韩信导致其投靠刘邦阵营)。大股东项羽高度集权,管理体制比较僵化,不利于市值管理的进行。
刘邦为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没钱也没背景。刘氏集团入股的都是些膀子一甩打天下的民营企业家,同时也吸收了不少同在底层的散户股东。刘氏集团股票股性较活,容易暴涨暴跌。
楚汉之争初期,项羽宰割天下,兵多将广,项氏集团体量巨大,现金流充足,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是典型的蓝筹股;刘邦被封为汉王,根据地偏远险阻,势单力薄,刘氏集团盘子较小,属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初创期融资困难,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紧缺。
二、商业模式
项氏集团扩张的方式是通过疯狂的并购,前前后后拿下了大批资产(解放六国,收编秦朝军队),却没有好好安排人手去经营(没有对止战后的六国实行休养生息),只是简单的地区业务单元的叠加,导致后来变成不良资产反噬母公司自身(彭越、英布等反水)。项氏集团,充其量就是一个财大气粗、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企业,没有用心于企业的供给侧改革,类似主板的某钢股份。
刘氏集团呢,人家定位的是互联网企业,以发展客户为目标,虽然利润和收入不高,但市盈率可能是按照100倍甚至更高来估值的,向腾讯和阿里巴巴看齐。不是一味盲目地扩张,而是步步为营,先避开楚军锋芒,撤退到汉中,而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无数次攻守切换中逐渐转守为攻,最终垓下之战一举奠定胜局,牢牢占据了市场,成长轨迹可参照创业板的某视网。
三、主题概念
古代战争一般都会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诸如“清君侧”、“尊王攘夷”等,放在市值管理学角度就是要会讲故事,或者叫“主题投资”,例如这一两年的一带一路、二胎政策、工业4.0等,如果沾上某个概念,就容易有个好估值。
项氏集团初衷是好的,正宗的“反秦”概念龙头,打着反抗秦朝暴政,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的幌子。可是项羽膨胀了,特别是在灭秦过程中坑杀降兵、火焚阿房宫、对义帝下手等非常有争议的行为,让投资者彻底地看清项氏集团的虚伪和残暴本质,严重损坏了企业形象和品牌,纷纷用脚投票,导致项氏集团骑虎难下,好不容易推高的市值却无力hold住,最后资金链断裂,眼睁睁看着公司市值一泻千里。
刘氏集团起初时同样打着“反秦”的概念,可人家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也能及时兑现承诺,对功臣论功行赏,让投资者尝到甜头。刘邦一入咸阳,就与民约法三章。在项羽弑君后,再打着为楚怀王复仇的幌子起兵,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和拥护,公司市值平稳上升,最终成就千亿帝国。
四、战略构建
在战略构建上,项羽作为上市公司的大BOSS,没有明确的战略计划,战略定位不准,例如灭秦后不是顺应市场,加强国家的统一,而是自称霸王, 分封诸侯;衣锦之后忽有还乡之意。四年楚汉相争,虽然项羽四处找项目,每一块地都拍下,每一个项目都收入囊中,但就是没能产生利润。
而刘邦的战略构建为:刘邦担任CEO兼总经理,负责在正面战场拖住楚军主力;萧何担任行政部经理兼财务总监,在后方防守根据地,并保证资源补给;陈平担任HR,负责拉拢反对项羽的力量;韩信担任市场部经理,负责开拓北方战场,与那些听话的诸侯搞好关系,不听话的诸侯就一网打尽;彭越是外派出差打酱油的,负责在敌后战场切断项羽的后勤线。用刘邦自己的话说就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五、战略执行
项羽在执行力上可圈可点,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长途奔袭的彭城之战都体现了项羽团队惊人的执行力,使得这些非常冒险的计划超出预期效果。然而楚汉战争中,项羽在执行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例如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没有按照预先部署的计划执行,失去除掉刘邦的良机。虽然项羽是公认的“战神”,但他手下的将士大多是猪一样的队友, 随便派谁去都被韩信打得落花流水。即使有范增、英布这样厉害点的角色,不是被气走就是被挖走。
刘邦的执行力强表现在他知道在哪个点敲哪通鼓。比如说,在鸿门宴危急时刻,最后离席未辞,他担心会有生命危险,询问张良、樊哙的意见,并采纳樊哙的建议决定不辞而别。
刘邦团队其他成员执行力也杠杠的,业绩指标往往能超额完成。萧何月下追韩信,桑弘羊把盐铁自营落地,还有韩信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作战计划可谓滴水不漏。
楚汉争霸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疏于市值管理,自刎乌江边,爆仓出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善于市值管理,巧用杠杆四两拨千斤,成功并购项氏集团,成为汉朝第一位皇帝。
总而言之,历史选择了刘邦,并非是天意,而是有必然性,起码刘邦的市值管理比项羽经营得好。商业模式是没有高低之分的,衡量的最终标准是“赚钱能力”。
(文转自-三板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