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三板市场发展至今不到四年,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直逼五位数,然而市场的不成熟爆发出了无数让市场瞠目结舌的问题,其中最让市场震惊的莫过于一些企业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的“凭空消失”。
今年8月森东电力“董事长失联事件”引发公司董事、高管辞职,其主办券商西部证券于6月7日对森东电力出具了风险提示公告。类似森东电力事件情况并非首次发生,年初的展唐科技,随后的枫盛阳以及哥仑布等企业都上演过类似的戏码。企业个体风险的爆发正在形成新三板市场的新乱象。
通过微象投资顾问调查了解,森东电力等这些企业停产或高管集体辞职事件的背后映射的都是国内目前经济下行的现状。近两年森东电力业绩状况一直堪忧。公司公告显示,2015年其净利润仅19.8万元,同比下降97%;扣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8.61万元。
有关内容在其财务报表中也有迹可循,森东电力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透露,公司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未收回的情况,原因是客户电力公司的付款周期较长,使得公司账面流动资产较大而货币资金较小,截至2015年1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为51.81万元。而2015年年报中,森东电力财务报表披露的货币资金余额也仅有79万元。(目前公司2016年半年报尚未披露)
微象投资顾问认为,监管层应该加大对企业信息披露工作的教育,同时对不重视信息披露甚至是信息披露违规的企业给予重罚。
新三板在本质上并不是审核制的,是备案制,监管层在原则上并不替投资者选择企业,因此投资者必须根据企业披露的信息来完成投资决策。无效的信息披露或是不完整的信息披露都会对投资者造成严重的伤害。
失联和跑路现象大多发生在新三板发展的初期,在扩容阶段。新三板不像主板中小创市场那样实行审核制,是一个类似备案制和注册制的场所,这种市场对企业的自律能力非常重视,对法律法规和市场行为的规范性也有比较高的要求,这是前提和背景。但是这些在现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扩容的阶段还比较欠缺,因此,很多资质不好的企业也混在了市场中,随着新三板市场的逐渐完善,监管越来越严格,制度逐渐细化,这种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少。